老實說,看看我這四五年來的經歷,才慢慢發現自己的人生,比起老一輩的人,或者說學歷較低的人,比起來真的延遲了很久。

  像是關於資產的累積(房子、車子、銀子)、生命的歷程(包括愛情、婚姻),最近這幾年才開始重視理財,最近才開始學開車,最近才開始稍微注意"房事"(房地產....XD),最近才開始注意養生(這是老人才會做的事吧!XD),最近才開始像個領薪水的死老百姓,其實這並不是我願意的事情,而只是以前的環境,週遭的人可能也都還未經歷過那些事情吧!或者這些事情他們覺得不適合跟當時那個環境下的我討論,或者,我也未曾表露出對那些部分的興趣。

  是不是醫學發達了,人生歷程時間軸的單位也變的不一樣了,現在的社會,三十好幾還沒結婚,甚至談戀愛的人大有人在,這是一個奇怪的社會現象。甚至,連我這個延遲人生的人看了都害怕的例子是,三十好幾了,沒有一點積蓄,還不斷的把賺來僅有的錢花費在無法為自己累積財富與資產的電子商品上的人。延遲的人生,造成的社會負擔,除了念比較多的書以外,其他的人生經歷都比人家來的晚,是不是跟膨脹的經濟成長一樣?好看的人生,但太不切實際了。

  但是落實到真實人生的我,有時覺得變的好沒生意,開始擔心是不是會這樣,慢慢的落後,慢慢的發現自己是那些人生的專欄作家文章中的人,每年計畫著今年要比去年好,但是永遠達不成計畫,計畫又跟不上變化呢?  開始恐慌著人生就這樣過了嗎?大家都想要自己的人生過的精采。博士班的同學現在再Emory的實驗室學著新實驗、大學的同學現在在某處做助理教授、在某私校做助理教授....漸漸的人生的分隔開始越來越明顯了。放棄掉什麼、抓住什麼、後悔什麼的情況,越來越明顯了。延遲的人生似乎也沒有太多新的故事,一樣繼續著各種各樣的蹉跎光陰一事無成、怎麼收穫怎麼栽的老調牙寓言。那迷惘或許更甚於當年青澀的青少年時期,但時間成本卻越來越高,延遲的人生像是一部調慢了的默劇,緩慢而只是讓殘忍的事實晚點發生,讓想抽身的機會越來越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uance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