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指數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另一為躉售物價指數(WPI),另外有去除容易受氣候等短期因素影響之核心物價指數。

  該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躉售物價僅查商品類,不含服務類;以及消費者物價僅查零售價格,躉售物價查出場和進出口報價。

  由於物價變化會影響產業利潤,物價上漲時,對於具有較高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售價或者擁有較多資產之企業具有優勢,這類受惠於物價上漲的企業所發行的股票就被稱作是抗通膨概念股,被舉例的企業如:

1314        中石化

1402        遠紡

1419        新紡

1437        勤益

1440        南紡

1722        台肥

1902        台紙

1903        士紙

2102        泰豐

2107        厚生

2913        農林

 

  那我的問題來了,所以物價指數下跌時,要如何投資呢?
  物價下跌,意味著央行將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然後呢?

 

延伸閱讀:

負利率時代擁抱抗通膨概念股
3月份CPI下跌,通縮趨緩...

註:寬鬆的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採取像降低重貼現率與法定存款準備,或者在公開市場操作贖回債券釋出資金等方式,藉以提高貨幣供給成長率,增加市場的可借貸資金,應付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刺激景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uance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